櫧山標高3437公尺,名列120岳、150岳,以高度而言名列145岳「七峭」第三,無基點,但有120岳所立的不鏽鋼基點。櫧山在早年的記載中都是「樫山」,但【樫】是日文的漢字而非中文字,此山又遍生大量的櫧樹,因此現在統稱為櫧山。早年的布農族人稱此山為Wahaspan(瓦哈西般),意思是皮衣,據說是巒社群的布農族人以羊皮製的雨衣向郡社群換取此山的狩獵權而得名。






櫧山為東郡大山南脊西折的三叉點,北稜為寬闊的緩坡,西稜則狹瘦而密生樹木,獨立拔高都超過300公尺;東南兩面崖壁深垂哈伊拉羅溪,山勢孤峭而挺拔,尤其自望崖山一帶望之猶如金字塔的斜面,拔高千餘公尺,景觀高峻雄偉,初見此山的人很難不把此山誤以為是東郡大山,極具大山的氣勢,論山容大概僅次於五嶽、三尖、十峻。


櫧山(望自望崖山一帶)






櫧山(望自盆駒山中峰一帶)


櫧山(右)(望自無雙山基點峰)


櫧山北鞍營地黑水塘



百岳的選定決定了山岳熱門與否的命運,姑且不論別的路線上因為牽就三角點而選出的一些毫無山容可言的百岳,僅就丹大.東郡橫斷行程中的百岳來評斷,同樣是沒有三角點的內嶺爾山、義西請馬至山就遠遠比不上本鄉山和櫧山,這兩座山無疑的是百岳選定下的最大遺珠。


櫧山(左)、本鄉山(右)






望自清水山的東郡山彙群峰,右二最尖銳者為櫧山


望自東埔山,櫧山位於中後


望自郡大山,本鄉山(中)、櫧山(右)





本鄉山及其後的櫧山,望自東郡大山南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m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