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村位於阿里山鄉北霞山的東南方,楠梓仙溪上游博博猶溪西岸的一小塊台地上,在阿里山區伐木興盛的年代,居民主要以提煉樟腦為生,而村落對外的交通聯絡為新高口(玉山口)通往高雄三民的樟腦道,而白雪村的沒落到消失則須從阿里山鄉的歷史沿革說起。






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將鄒族原住民分布區域及阿里山森林農業區,畫為鄉自治行政區。民國35年改制為嘉義縣吳鳳鄉,民國36年將鄉治設於達邦村至今;全鄉村計有雪峰、白雪、中山、中正、香林、十字、達邦、樂野、來吉、里佳、山美、新美、茶山及豐山等十四個村里轄區。由於提煉樟腦的沒落及對外交通極度的不便,民國6291日白雪村因戶數過少而撤村,將白雪、雪峰等二村合併為雪峰村,民國67年雪峰村又因戶數太少而被撤村,併入阿里山鄉中山村,從此白雪、雪峰村都走入歷史。民國783月原吳鳳鄉更改為阿里山鄉,分五平地村落及七山地村落,同時調整行政區為中山、中正、香林、十字、達邦、樂野、來吉、里佳、山美、新美、茶山及豐山等十二個村,而走入歷史的白雪、雪峰二村,除了自忠還存在的雪峰派出所之外,就完全的從地圖上消失了。


印象中多年前「台灣全紀錄」節目曾經介紹過白雪村這個已被廢棄的村落,依循著節目的報導,當時由新高口輕裝往返白雪村約需6個小時,後來又曾嘗試花兩天由白雪村循稜上攀獵徑接上特富野的伐木古道(),而由已拆除鐵軌、枕木的霞山支線鐵路出新高口。


註:特富野舊時有狩獵、伐木兩條古道,狩獵古道即水山古道(特富野古道),而伐木古道則是由特富野越過霞山、北霞山之間,然後接上霞山支線鐵路出新高口。

新高口(玉山口)




新高口進入有一大片空地,往右為廢棄的阿里山鐵路霞山支線,往左為廢棄的石山支線(石山引水道)


廢棄的霞山鐵路支線,進入後約50公尺為自忠山登山口


通往白雪村路徑的入口

但是八八風災之後,博博猶溪沿岸的一些崩坍地已完全阻斷了原有的小徑,如今由新高口僅能下行約75分鐘至一處愛玉子工寮,之後的路徑再也無跡可循,而廢棄的霞山支線鐵路看來也有嚴重的崩坍,白雪村這個網路上幾乎找不到任何資料的村落,這次大概真的要永遠的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續行的路以崩坍的程度看來是不可能通行的


星鴉




台灣天南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m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