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處亞熱帶,一般人見到雪的機會並不太多,然而由於台灣多山,以夏季每升高100公尺氣溫約下降0.7,以及冬季每升高100公尺氣溫約下降0.5,對於經常上山的登山者而言,一些水氣凍結的現象並非罕見,在此就個人所知及查詢所得對這些現象作一些解說。


1. 霜:霜是空氣中的水氣附著於溫度較低之地面或物體而直接凝結成固態的結晶體。




 


2. 雹:在對流雲中形成,當雲中的水滴隨高度上升,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之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則又凝結成冰,如此反覆進行使其體積越來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於空氣之浮力,即往下降落,一般直徑在5公厘至50公厘之間。若達地面時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態冰粒者稱為冰雹,其結構為透明與不透明冰層相間之冰珠。


3. 霰:雨點遇冷空氣凝成的雪珠,為白色不透明冰粒之固態降水,由於其凍結時內外層間有間隙存在,故其密度較小,一般直徑約5公厘以下,常呈球形或圓錐形,多降於下雪之前。如果水氣、溫度條件不足經常僅會降下冰霰。




 


4. 雪:雪是冰晶集合體,其結晶為六角形,基本形狀有針狀、柱狀、版狀、樹枝狀、扇子狀、星狀等不同結構。此外尚有各種不規則組合之形狀,種類及變化繁多。





 


5.      霧淞:溫度低於冰點之過冷水點()撞擊暴露物體上迅速凍結,形成之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之冰粒聚集物稱為霧淞。冬季有森林的高山上即使沒有下雪,也可能會因為霧淞而造成類似雪景的景觀。


詩倫山霧淞景觀





 


6.      雨淞:即俗稱的凍雨,僅見於冷鋒經過的的地區,較為少見,但卻是最為美麗奇特的景觀,上層溫度較高的雨滴在下降過程中因下方過冷的空氣而形成過冷雨滴,當過冷雨滴降落時觸及地面、地物瞬時凍結成冰,稱為雨淞,是透明的一層冰殼,故亦稱明冰。





 


7.   霜柱(Ice needle):這是來自於土壤中的水氣現象,白天土壤因日光的直接照射而溫度升高,入夜後因氣溫降至冰點以下,從土壤中向上冒出的水蒸氣迅速結冰,隨時間而越長越長的現象。霜柱會造成凍拔現象。


七彩湖妹池畔的霜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m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