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高池位於能高山近似東南方約一公里之處,面積約0.16公頃,海拔2762公尺,好天氣在能高山一帶就能遙望到它,不過身處具有眾多高山湖泊的路線上,既偏離主線又與傳統登山路線有相當的高度落差,因此幾乎無人造訪。
巴沙灣山標高3029公尺,位於能高南峰東伸的支脈上,與能高南峰約有4公里的直線距離,附近有起伏平緩的廣闊草原,雖未名列百岳,但入選為"八十四峰",為"十巖"之末,同時也列名120岳、150岳,但也因為它並非百岳加上位置偏僻,攀登者寥寥無幾。
牛頭谷位於花蓮木瓜溪上游支流巴托蘭溪(龍溪)的源頭,隱藏在磐石中峰平緩的南稜之中,距離磐石中峰2公里多,為磐石中峰南稜三處小巧婉約的谷地中最南邊且最人跡罕至的谷地,形如兩支牛角的延伸,各自發展出風格迥異的谷地,不同於魚尾狀谷及甜甜圈谷,牛頭谷沒有小型的湖泊或看天池在其中,也沒有溪流在其中或附近流過。
自2013年遊甜甜圈谷,不知不覺已經相隔四年多了,上次由磐石山西峰當日往返,沒有可以實際參考的行程記錄及路徑,憑藉的只是手機GPS app,擔心手機會用到沒電,差點就放棄了甜甜圈谷,對於甜甜圈谷只是浮光掠影的印象,這次決定嘗試不經溪谷的東面稜線路徑,並在甜甜圈谷紮營過了兩夜,順便一探更為隱密的秘境—牛頭谷與神秘小湖。
磐石西峰海拔3335M,在磐石山連峰之中海拔最高,也較具有山的氣勢,山頂寬廣平坦,全為淺箭竹草原,展望極佳,由高度相仿的月形池附近眺望,北面是是一片驚心動魄的斷崖,若以山容而論,應該是奇萊北峰與太魯閣大山之間最有資格稱為山的一個山頭,但是因為缺少了一顆三角點,百岳硬是給了既無明顯起伏又無獨特山容,海拔僅3106M的磐石山。由月形池重裝前往磐石西峰大約是二個小時的步程,需在森林下箭竹林中陡下再陡上,途中還經綁有鐵線的斷崖及瘦稜,出森林後即進入磐石西峰的大草原區,續行的最高點即磐石西峰,由於沒有任何標記,很容易忽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