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崗水上青又名花崗水簾洞,是由地下水長期侵蝕碳酸鈣岩層,而形成一塊寬約四十公尺、高約二十多公尺的獨特石灰岩質地型,由進豐山村內豐賓山莊旁的便道小徑右轉,大約十分鐘即可抵達。因為長期受到碳酸鈣和地下泉水侵蝕,形成大大小小的洞穴,層層的嵌在青綠色的岩壁之上,數十條細小的涓流,由上往下形成許多小瀑布,形成一幅奇景,其中最大的洞穴可容人蹲身爬過,洞內的石筍及鐘乳石在手電筒的照射下顯得金碧輝煌。
版權聲明
目前分類:消失的景點 (10)
- Apr 27 Sun 2014 16:30
消失的景點-花崗水上青
- May 19 Sat 2012 23:40
消失的景點-眠月石猴
石猴遊憩區距阿里山火車站9.2公里,位於眠月線鐵路的終點,眠月線鐵路原名塔山線,建於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為阿里山林場線鐵路兩條主要主線之一,以眠月線為主再分出的運材支線有大瀧溪線,大瀧溪上下線,眠月下線,塔山裏線,大學林線,鹿崛山本線後線等等眾多支線。眠月之名有一個阿里山開發之父-河合鈰太郎相關的典故。話說1906年河合鈰太郎探查來到了今天眠月車站一帶,晚上他躺在林中的巨石上露宿,夜空中明亮的月光叫人幾乎難以入眠,黑暗中蓊鬱的巨大森林,在清澈的月光下顯得無比的幽靜,覺得此情此景不禁令人黯然心醉。1919年,河合鈰太郎再次來到他13年前看到明月從樹梢升起的地方,已不見昔日參天古木,僅見處處伐砍殆盡的大地,童山濯濯,不禁失望的寫下了這首詩:「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跡,鳴泉當作舊時音」……。為了紀念當年眠於月下,與自然和協相處的情懷,所以他為該地取了一個令人醉心的地名-眠月。
- Jun 09 Thu 2011 23:35
消失的景點-新草嶺潭
- Apr 12 Tue 2011 23:47
消失的景點—豐山大點雨瀑布
大點雨瀑布又名雌嶽瀑布,因位於阿里山鄉豐山村大點雨嶺山麓而得名,瀑高約25公尺自弧形斷崖頂層沖洩而下,因所處的石鼓盤溪支流集水區範圍不大,故水量缺乏磅礡的氣勢,但激起的水霧極其清涼,是夏日消暑的好去處。
- Mar 30 Wed 2011 21:49
消失的景點-聖觀音峰步道
聖觀音峰標高1550M,位於整個塔山群的最西面由兜山所伸出的支稜,阿里山鄉來吉村與豐山村的交界,早期的登山口位於梅山鄉太和村的社後坪,因而被歸屬於太和村的觀光景點,當地人又稱大佛山,高度雖不及塔山群的其他山峰,也不具有三角點,但如尖錐般的峭立於塔山山群之前,形式獨立,是早期到太和的遊客必登的勝景,而早期的旅遊書籍也常將此山稱為小塔山,但與事實不符。
- Mar 25 Fri 2011 22:49
消失的景點-來吉思瑪突百洞
「思瑪突原始林百洞區」是阿里山鄉來吉部落的祕境,簡稱「百洞」,位於十字路山的北方,阿里山溪的南岸,是由數百年的一場大地震所造成的山崩所形成,散亂的巨岩構成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石洞,海拔標高約在1000~1600公尺左右,為典型的原始森林,具有豐富的中海拔特有動植物生態資源。
- Feb 21 Mon 2011 21:33
消失的景點—一光山風景區
- Nov 11 Thu 2010 20:39
消失的景點—太極峽谷(下杭、中杭 、內杭)
太極峽谷原名石杭峽谷,係加走寮溪在南投竹山蜿蜒切割山塊,在上游形成的壯觀的峽谷地形,因形如太極而改名太極峽谷,下游即是瑞龍瀑布,美景可以比美東台灣的太魯閣峽谷,因而有「西部太魯閣」之稱。
民國七十年代初期,太極峽谷的美景首次被媒體批露,在民國70年至75年間,前往旅遊的人數據紀錄遠超過12萬人次,林務局曾經規畫串連下游的一光山、瑞龍瀑布欲成立竹山森林遊樂區,甚至已有規畫的草案,然而民國75年5月25日,一場台灣旅遊史上最大的山難事件,因山崩災難而造成30人死亡,太極峽谷從此被封閉,成為只存在於傳說中的美麗峽谷,甚至很多民國七十年代以後出生的竹山人完全不知道太極峽谷的存在。
- Nov 02 Tue 2010 23:08
消失的景點—石城谷
石城谷位於南投埔里東南方約4公里處的濁水溪上游,構造為板狀年岩及砂岩,因濁水溪長年的沖刷、侵蝕、穿鑿,而此段濁水溪因上游的武界引水道將水引入日月潭,因而河道曝露成長達約2.5公里如城牆般的峽谷,當地居民更以萬里石城稱之。
- Aug 19 Sun 2007 20:03
消失的景點---斷魂谷
斷魂谷形成於民國三十年的一場大地震中,這段寬約三十多公尺,深四十公尺,長約兩百多公尺的峽谷,谷中兩側矗立著兩列屏風式的岩壁,一側的岩壁上山泉垂落而下,對比之下形成台灣低海拔地區難得一見的絕美景觀, 因為屬於危險地質區,一度曾遭封閉.
88年8月8日第一次得以接近該地旅遊,當時才剛重新開放不久,連停車場都尚在鋪設中,只是這第一次的邂逅就此成了絕響,一個半月之後的921大地震讓如此的美景從此永遠的消失,相信見過這個美麗景點的人大概是寥寥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