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雪山標高
3530M,居台灣百岳第23位,為「十崇」之一,是雪山西稜線上的最高峰,具有一顆二等1545號三角點,全山基盤廣闊,氣向恢閎,坡緩頂寬,滿山淺竹如茵,山形柔順而迷人。



望自佳陽山




望自大劍山一帶


大雪山之命名與雪山並無關係,不僅海拔比雪山矮了356公尺,更由於位於高聳聖稜線西南的背風面,冬季積雪的機會也不大,大雪山之命名是因日本人見其大草原的風光,與北海道的大雪山極其相似而命名的,大雪山的泰雅族原名Babo Rinisan,意思是「含淚泣別的山」,乃因此處是泰雅族不同部族獵區的分界線,昔日彼此通婚時,族人送新娘至此處後揮淚泣別而回。




大雪山是雪山山脈中四座具有二等三角點的百岳之一(另三座為大霸尖山、佳陽山、喀拉葉山),展望極佳,尤其是近觀大劍稜脈,雪山聖稜線的西面的最佳地點,遠望東面中央尖山、北二段乃至連綿向南延伸的中央山脈,南面的白姑大山甚至玉山群峰,西面的台中、苗栗一帶山地,好天氣的夜晚甚至可望至台中海邊一帶城市的夜景。登大雪山由往匹匹達山的叉路口約20分鐘即可登頂,不過此叉路口並不明顯,無論上下都容易誤走方向,因此而把重裝背上大雪山山頂的人也不少,需特別注意。


大雪北草原








大霸群峰(左)、雪山北峰(右)




白姑大山,後方為玉山群峰






中雪山


匹匹達山標高3429M,位於大雪山西南西方相距不及1公里處,高度卻比大雪山矮了一百多公尺,山容不顯,難以成為一獨立的山峰,匹匹達係由泰雅族語”PiPita”音譯而來,原為架帳篷之意,原本所指的紮營地點被沿用成了山名。匹匹達東鞍營地即位於匹匹達山頂東邊不遠之處寬闊的草原上,是雪山西稜線正規的營地中展望最佳的,處處的窪地在雨後有時會形成看天池,無水時則需下東南方的溪澗取水,往返約需50分鐘。

匹匹達山,其後方為小雪山




望自白姑大山的大雪山(中右)&匹匹達山(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m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