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林道原名玉里林道,為早年林務局經營闢建之伐木林道,起點位於花蓮瑞穗鄉與玉里鎮交界處附近的太平鄉中平社區(花68鄉道中平二號橋),全長約44公里,若加上到瑞里山的北線則全長約50公里,整條中平林道為全省各林道中擁有最多段半天橋的林道,所謂半天橋,就是以木頭架設,下方中空的木橋,例如在接近43k工寮處有幾段可見木頭舖設的路段,皆是半天橋。當年主要砍伐的樹種,從低海拔的一些雜木,至中海拔的檜木林(紅檜,扁柏)及台灣杉皆有,而中平林道38林班地的扁柏更是全省材質最佳的扁柏,因此所有可及的大徑級的扁柏幾乎一棵都不剩。中平林道因年久失修,僅13.5K之前是潮濕的柏油及水泥路面,13.5K到19K則為碎石和泥土路面,僅重點處有少許水泥路面,運氣好的話四輪傳動車可開抵19K行車終點,19K行車終點之後已損壞不通。
早年伐木遺留的痕跡:樹頭、發電機、廢棄工寮
玉林橋大崩壁
對於大部分可能一輩子僅走這一次馬博橫斷,尤其是由西向東走的登山客而言,看到中平林道並不代表行程即將結束,而是另一場苦難的開始,林道上的螞蝗大軍伺機而動,尤其是潮濕遇雨的天氣,在所有百岳縱走行程中僅南三段的瑞穗林道能與之相提並論;多段的陡下切路徑,加上紊亂的林道里程,明明是先經過32K寮遺址後再往下行又下切溪谷,然後卻又會遇到35K工寮;玉林橋下切點之後漫長的陡下路段、壯觀的玉林橋大崩谷行進困難且上切點難尋,明明往下游的溪左也有明顯的林道,正確切回林道卻得向右側陡峭又危險的上切,即使上切回林道之後仍有些許崩坍不清的路段在等待著,接到林道後道路稍微平一下又立即有連續的崩塌區,主要的道路大都在水平的等高線行走,有些錯誤的路比正確的路還明顯,路條稀少,直到過了20K的大岩壁後路況才轉好。
44K登山口(林道終點)
33K工寮
32K工寮遺址
溪谷最上方石洞,可供緊急避難用
石洞營地
35K工寮
20K大岩壁
林道25K處的玉林橋遺址為馬博橫斷東側的登山口,海拔約1350公尺,原本的林道在過溪後向東沿1454峰、1676峰、1770峰的山腰前進,再由1770峰轉向北繼續迴繞向西北經2135峰、2196峰山腰,分支出往瑞里山的北線後向2196峰爬升,經32K工寮、35K工寮,最後結束在現今馬博橫斷的玉林橋下切點,而32K工寮處再分出支線延續里程數爬升,經43K工寮、最後於44K處終止,44K終止處也就是馬博橫斷東側的正式登山口,如果在行走馬博橫斷之前能先弄清這些路線的走向原由,就不會對這段的行程一團霧水了。
留言列表